园艺首页 >> 盆景奇石 >> 盆景艺术 >> 正文

鉴赏与创作漫谈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作者:黄翔   日期:2005年05月10日
    鉴赏能使作品的意境得以延续和发展,反之又可丰富和提高鉴赏的感悟能力。因此可以这么说:没有鉴赏,何言创作?鉴此,本文就树桩盆景鉴赏创作中的一些现象,谈几点看法。     现象之一:"一寸枝条长数载,佳景方成历十秋"。由此可见盆景创作之艰辛。然而,在这漫长的创作过程中,即使是立意在先、胸有成竹的高手亦难以一步到位,"返工"是难免。连日本盆景巨匠木村正彦也不例外,不然他的一件上好的真柏,1984年树高80cm,何以至1994年树高反而降至68cm呢?     鉴赏与创作相互递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事实上,不存在没有鉴赏的创作,更不存在没有创作实践的鉴赏,只是鉴赏感悟能力的高低程度不同,鉴别赏析的自觉与不自觉的差别,并潜移默化于创作的始终而已。一方面通过鉴赏,感知造化,借鉴传统,吸收前辈或同行的创作手法、风格特征,使自已从模仿制作的探索阶段进而到分门别类循序渐进地创作实践;另一方面,随着创作实践的探索研讨,阅历的加深,经验的积累、深化,提高鉴赏感悟能力。如此反复交替,层层递进,逐步使二者走向高品味、高境界。也就是说,二者的发展是不断调整上升的过程。若静心思考,我们就会发规,对桩景的兴趣始发--模防制作--创作构思--诞生优秀作品这个过程,一般均遵循如下规律:人们首先始于对自然界花木的鉴赏而萌生盆植赏悦之意;其次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竞相仿效;进而筛选适合主体意趣的某一流派风格手法造型特征为模式进行制作;再进行横向取舍,纵向深掘,博采众长,因材施艺进行体现艺术个性的创作;最后感悟优秀作品的内涵,审美意蕴,并独具慧眼、匠心独运以达到作品的最高意境。为说明二者反复交替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及其关系,现试将二者发展过程定位等级公式。    现象之二:在盆景鉴赏中,作为鉴赏者,有的流连忘返,有的走马观花;在盆景创作中,作为创作者,有的日有所进,在摆脱自我中寻求艺术个性,有的停滞不前,陷入"自我"设定的怪圈中枯竭了艺术创造力。     鉴赏者心态制约着艺术创造力。对桩景作者而言,其鉴赏不仅仅限于高尚的精神活动,娱乐身心,净化心灵,更重要的是通过上述活动,博采众长,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艺术修养,以期厚积薄发,创作优秀作品。然而事实上,并非人人都能如此。在鉴赏活动中,我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一分为二",一边是自己的作品;另一边则是自己之外的他人作品。由此导致鉴赏时不同的思想感情和鉴赏心态的倾向性,引发不同的鉴赏行为及其效应。其一表现为"扬众抑己",将自己的作品往后"挪",带着对艺术的真诚与追求,采取寻觅探索交流式的观摹赏析,这种心态毋庸置疑孕育着至诚和客观,面对着鉴赏对象必然驻足留连,凝神赏析,无论是局部还是整体,章法还是规则,技艺还是意境,都全面综合纳入赏析的活动范畴,诸如意象构思、树相结体、造型比例、技艺实施、风格特征、意蕴情调等等,并极力寻求盆外之意,景外之象,是能心领神会,优有出处,劣有原因,以圆鉴赏初衷。其二与之相反"扬己抑众",我之唯美,我之唯上,对别人的作品表现出漫不经心,"走马观花",明曰鉴赏,实则与之相悖。前者健康向上,其潜在的艺术创造力被充分调动,充满活力,可发挥鉴赏的再创造能力;而后者思想僵化,停滞不前,将探索阶段的实践作为永恒定律。或者轻车熟路,城市化,公式化、概念化,长此以往,终将导致艺术创作力的枯竭,由此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就不足为其了。     现象之三:在作品的鉴赏中,有些树种及桩培虽属上乘,但其作品给人的感觉则是一览无余;而有些桩坯尽管不起眼,而其作品的艺术效果则令人回味不尽。把握艺术成分能激发鉴赏者创造力的萌发。现实中,鉴赏者审视的眼光注重桩坯基础的优劣而忽视艺术效果者大有人在。殊不知桩景的艺术阶值并不在于品种的名贵与否和桩坯的基础优劣及其盆树的规格大小,而在于作者艺术造诣的高下,得一好桩,是成功的50%,加上后手工夫50%,此100%当然理想,然普通桩坯能成佳作则更难能可贵。平庸之材造就优秀作品,关键在于发现,在于创造。诸如:素仁前辈的飘逸清疏、傲岸孤高。布设出一个淡泊的"人生";贺淦荪大师的疏密有致、动势飞扬,开创出一片生命的"天地";赵庆泉大师的疏林秀水、恬淡清新,营造出一方静谧的"世界",纵观大师作品中的桩坯,不一定都是我们一般人,目中的上乘之材。然而作品则是上上之品。关键在于平中出新,平中求奇,平中展技,平中藉韵,真正体现出独到之处,眼到、技到、心到、情到、意到和韵到。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为深层次的艺术修养积淀所决定。所以,我们认为,在鉴赏时,不能将视线老盯着桩坯的优劣而陷入一管之见的误区。而应立足于观照对象的同一,即作品与桩坯本身的一致性上,在这一点上,盆景艺术与美术、书法等艺术在创作材料的基础方面有所区别,由于桩坯基础优劣的差异,桩景作者不可能在一条起跑线上。从这个角度而言,桩景作品的艺术标准相对模糊一些,由此亦产生了摸蝴的认识。得到一件上好桩坯,就以为是--件精品,岂不知,这好桩是大自然赋予,而非作者艺术修养及其功力所为。任何一件精品都存在自然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从艺术性而言,条件的限制更能体现艺术家的创造力。因此,应透过现象看本质,立足于作品艺术性本身,而不是桩坯,也即鉴赏者只能就该件作品来鉴别赏析,发挥鉴赏创造力,根据桩景审美构成因素,展开审美理想形象的再构思与鉴赏对象进行比较。所谓有鉴才有赏,在激发提高鉴赏主体再创造能力的同时,也就明白了上述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比如我们在对《花木盆景》1999年第2期王火斤先生的榆树盆景作品赏析时,根据其桩坯基础进行造型上的再构思,如图。           现象之四:属于同时代的作者的作品给后人截然不同的印象,如文学作品,有的形象鲜明、高大、恒久;有的则模糊、暗淡,如过眼云烟。盆景艺术也不例外。作者的鉴赏心理取向决定着创作品味的高低。上述鉴赏与创作的关系和健康的鉴赏心态等,只是鉴赏心理结构良好开端的自觉能动和优化,而非鉴赏审美心理,审美心理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推演过程,在推演过程中逐渐趋于完善。就树桩盆景而言,其鉴赏审美带有中国书画艺术中的超感性体悟,除了树桩盆景艺术作品本身美学力量能够起诱导、净化作用外,鉴赏者又需要由审美感知力、情感亲合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共同形成一种合力。这方面能力如何,便意味着鉴赏的深度如何;鉴赏深度如何,又意味着创作所追求的品味如何。尽管树桩盆景与书画艺术相通,与园林艺术一脉相连,但每种艺术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及审美要求,所以必须从盆景的本质特征、章法、规则入手掌握构成其审美范畴的有关因素:技艺--造型--意境--神韵等方面逐步展开,层层深入。诸如:主干的态势类型、枝托的定位构成、根基的分布走向、树梢的过渡收尾、叶片的层次组合、外廓的总体形式、盆座的配置、山石苔藓的点缀铺设、树势动感力度、造型比例节奏以及疏密聚散、顾盼呼应、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意蕴神韵等。总之,追求心灵与鉴赏对象的契合沟通,达到物我两忘。当然这种审美实现并非一次性完成,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的作品把玩不尽,每次欣赏都有新的感受;有的则一览无余,毫无回味之处。这一方面说明作品自身质量的高下,另一方面体现了鉴赏者的审美心理越趋于成熟完善,就越接近作品的意蕴。在获得无限审美感受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鉴赏的解码技巧而潜移默化于创作之中,其艺术创造力潜在旺盛,待机缘的契合而喷发。所以,树桩盆景就其艺术性而言,除了造型技巧等外在功夫,肯定还存在某些艺术家特有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修养、审美意蕴等深层次的因素。鉴此,以上艺术现象的存在是不难于理解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创作与鉴赏能否相谐发展、齐头并进使树桩盆景真正进入艺术殿堂,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积累、提高。在此,我们借北大人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与同道共勉:"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
(编辑:钻天杨)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fdsfsdfn.com 客户服务热线:0571-555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