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是百合科一种多年生、肉质多汁的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现在几乎遍及世界各地。芦荟具有医疗、保健、美容、食用、观赏等多种功能,素有“多用药”、“天然美容师”、“家庭医生”、“奇迹的植物”等美称。
芦荟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德国籍的古埃及学者耶比鲁斯在埃及特洛伊古城金字塔的木乃伊棺里发现的纸莎草书,其上记载着4000多年前,芦荟被非洲当地居民当作泻剂使用。公元八世纪前后,芦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当时中国所使用的是从欧洲传来的、将芦荟汁熬干所形成的块状物,所以有“色黑、树脂状”的记载,并有“奴会”、“象胆”之称。
有关芦荟的药用和美容功能,民间流传着许多传奇故事。如芦荟疗伤的传说。据传公元前33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皇帝东征前及东征中,用芦荟治疗伤兵,使得那些受伤而化脓的伤兵,很快痊愈,并再度参战,为亚历山大皇帝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同时也使芦荟在亚洲广泛流传开。芦荟疗伤的功能在二战结束之后的日本得到充分的证实。在二战中,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后,大量的幸存者受核辐射灼伤,任何药物都医治无效。后来有人提议用芦荟绞汁抹于伤口,并开始试用。奇迹出现了,不但治好了伤,而且不留疤痕。
芦荟美容的传说就更为神奇。传说,美艳绝伦的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有一个外人无法越雷池一步的神秘魔池。每当子夜时分,克娄巴特拉便步入魔池,沐浴在一潭显露于月光之下的碧色清波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克娄巴特拉容颜丝毫未改,人们再也无法猜测女王的年龄。直到后来,人们才在衰败了的埃及王朝旧址上发现,魔池中的液体其实是一种叫做芦荟的汁液。据历史记载,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一生都用芦荟沐浴和护理皮肤,并坚持饮用芦荟汁。
中医认为,芦荟苦寒,具有清肝热,通便的功效。可用于便秘,小儿疳积,惊风;外治湿癣等。现代研究表明,芦荟含有芦荟素、芦荟大黄素、芦荟素A,多糖、果糖、蔗糖,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β-胡萝卜素及钾、钠、铜、锌、硒等多种成分,具有抗菌杀菌作用;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保湿护肤、抗衰老、美容作用;健胃通便作用;强心、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硬化的动脉、降低胆固醇、扩张毛细血管作用;促进人体免疫功能作用;抗过敏作用;促进损伤组织的再生、创伤愈合作用;镇静、镇痛等十余项药理作用,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品、美容等领域。
药用:内服芦荟可用于治疗感冒、胃病、十二指肠溃疡、便秘、痔疮、高血压、肿瘤、糖尿病、虚寒症、腰痛、神经痛、风湿病、哮喘、胆囊炎、中耳炎、口腔炎、牙周炎、过敏性鼻炎、膀胱炎、美尼尔氏症等;外用可治疗烫伤、烧伤、刀伤、跌打损伤以及脚痒、粉刺、疙瘩、皮肤炎等。
美容保健:内服并外用,可防止日晒损伤,阻止皮肤黑化过程,使皮肤滋润、光滑、美白、富有弹性;预防雀斑、色斑、晒斑及皱纹的产生和加重。
减肥:芦荟富含维生素、叶绿素、氨基酸、纤维素等,而不含糖,并能促进胃肠活动,消除便秘,调节机体消化、吸收、排泄的正常,促进脂肪的代谢,是较为理想的减肥食品。
芦荟有500多个品种,但长久以来被认为具有保健效果和可食用的芦荟却只局限在几个品种。药用的芦荟多为库拉索芦荟(又称翠叶芦荟或美国芦荟)、好望角芦荟(又称开普芦荟)、中国芦荟(又称斑纹芦荟)、木立芦荟(又称小木芦荟、日本芦荟、木剑芦荟、树芦荟?雪、皂质芦荟、 珍珠芦荟等。再者中药的芦荟是指这几种芦荟的叶汁干燥浓缩物。食用的芦荟多为库拉索芦荟及其变种,如中国芦荟、上农大叶芦荟等,食用部分多为去皮的新鲜的芦荟叶肉。而作为观赏植物的不夜城芦荟、翠花掌芦荟等,一般不能入药、食用。
芦荟并非人人宜食,不同体质的人食用芦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由于芦荟苦寒,可清热解毒,对实证型人,如有口苦、口臭、烦热、尿赤、便秘症者,比较适宜。体质虚弱者和少儿不宜过量食用,多食会引起腹痛和腹泻;个别体质过敏者也会出现皮肤红肿、粗糙的现象。另外,芦荟具有促使骨盆充血、促进子宫运动的作用,所以,处于妊娠和经期的妇女应避免服用芦荟。
家庭使用新鲜的芦荟叶美容时,事先要进行皮试,以防过敏反应的发生。方法如下:睡前将芦荟叶汁涂于上臂内侧或者大腿内侧柔软处,第二天早上若肌肤没有出现异常症状,就可安全使用。如果皮肤发红或者出现斑疹,则用清水冲洗,千万不要用手去抓痒,以防感染。对其过敏者,则应禁止使用。
芦荟的食用时必须去皮,并且多作为辅料配菜,不可过量食用,运用各类菜谱时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