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渐危种。近年来由于挖采作园林观赏者日益俱增,同时云南南部开发种植经济作物,天然林被毁,在雌雄异株,不常花结子,致使植株急剧减少,有变为濒危种类的危险。
形态特征棕榈状常绿植物,高达3米,树干圆柱形、覆被着宿存的叶柄。叶羽状全裂,长1-1.5米,叶柄长15-30厘米,两侧有长约2毫米的疏刺;羽片80-120对,硬革质,披针状线形,长15-20厘米,宽6-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不对称,中脉在两面均隆起。
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茎顶,长圆锥状,具多数螺旋状排列的小孢小叶,直径10-15厘米,小孢子叶楔形,长3.5-4.5厘米,密被褐黄色绒毛,下面有多数3-5个聚生的小孢子囊;大孢子叶多数,簇生茎顶,密被褐黄色绒毛,上部斜方状宽圆形、宽6-8厘米,有30余个钻形裂片,裂片长3-3.5厘米,先端尾状刺尖,大孢子叶下部窄成粗的柄状,长3-7厘,胚珠2-4,生于大孢子叶中部两侧。种子卵状球形,长4.5-5厘米,直径4-4.7厘米,熟时红褐色。
地理分布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南部红河、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疏林下或次生灌丛间。印度、尼泊尔至中南半岛各国均有分布。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分布区地处云南高原亚热带南部季风常绿阔叶林区域。年平均温度16-20℃,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集中于雨季降落,干季较长。土壤为砖红壤,pH值4.5-6。常生于以厚缘青冈Cyclobalanopsisthorelii(Hick.etACamus)Hu、毛叶青冈C.KERII(Craib)Hu、峨眉木荷SchimawallichiiChoisy为优势的常绿阔叶林中;或在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毛果箕盘子GlochidioneriocarpumChamp.为标志的次生灌丛中也可见到。常1-3年开花一次,花期在6-7月,种子在翌年2-3月成熟。通常4-5月自茎顶萌发新叶,常宿存3-4年,而叶柄基则常宿存于茎干。
保护价值其大孢子叶的形状与二迭纪的化石苏铁相似,对研究苏铁类植物的演化、分布及古地理、古气候等都有价值。树姿优美奇特,供观赏。
保护措施应在思茅或西双版纳选择适宜地区划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并应研究结实生物学特性,作为生产多量实生苗的科学依据。
栽培要点养殖用种子。种子寿命短。果熟采收后最播于苗庆,约1-2个月即可发芽出苗。幼苗期生长缓慢,须加强苗期管理。同时在母树根基能萌生新苗,也可以分蘖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