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首页 >> 插花艺术 >> 插花体验 >> 正文

让中国传统插花走出国门

来源:陶樱楠   作者:   日期:2015年05月06日

见到中国插花花艺大师王绥枝是在她的花店里,当时她正在操作间里制作一片巨大的荷叶,神情专注而认真。这位老人见证了中国插花花艺近40年的发展变迁,在她的心里有着一个坚持已久的梦想:希望中国传统插花能够走出去,让更多世人看到。  

学艺归来 改革出新

“力所能及地做出改变”成为王绥枝心里最想完成的事,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她从德国学艺归来之后,这个想法更加清晰明了。  

“以前没有‘花艺’这个词,就叫花篮子、花束。”王绥枝回忆说,那时候所有作品都一样,也没有花泥,只能将基质土或水桶(即没有孔的高身花盆,专用于插花)放在花篮里,再放入花材来制作。一个80厘米高的花篮,三四个人得四五个钟头才能完成。“因当时加工繁琐,那时候花篮都是一面观,所有设计都是这个样子。”这种认知在1984年被打破。  

1984年,王绥枝公派到德国学习花艺,在那里她看到了花艺的无限可能,可谓“大开眼界”。从德国回来之后,王绥枝坚定了“改变”的想法———她是第一位将花泥带入国内的花艺师,也是第一位“创造”出开业花篮的设计人。“你看,现在花泥使用多普遍,我们那时候根本没有这些。”当时,有个单位在北京饭店举行庆典活动,要求使用高体花篮,增强装饰效果、烘托会场气氛,但那时花篮造型都很传统,要想提高花篮的高度只能借助花架升高来完成,但花架较为笨重,一来一回耗费人力物力不说,对于花店而言也颇为不便。于是,王绥枝设计了高体花篮。为了固定花泥,花篮的口径也作了相应调整,让插花制作更加方便,这个高体花篮就是现在常用的开业花篮。“我们希望能够将新的材料和技法融入到花艺设计里,从小处着手,逐渐改变和推动行业发展。”王绥枝满怀期待。

继承传统 不忘创新

随着国内花艺水平逐渐提高,会议、舞台等各方面用花量不断上升,用到插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各地的插花协会也随之应运而生,而后更是邀请了国外的老师前来授课。而我国花艺师也被邀请前往国外进行授课或是表演,王绥枝便是受邀者里的一位。  

1998年,王绥枝前往捷克表演插花,现场座无虚席。捷克的朋友表示:“以前只知道有日本插花,原来中国插花竟然如此精妙!”正是这句话让王绥枝意识到宣传中国传统插花,让这门技艺走出国门,是非常必要的。时隔两年,在加拿大举行的“世界首都来相会”为主题的插花花艺展,开幕式的花事表演是日本的和服表演,这让身处现场的王绥枝感慨万千:“中国作为插花的起源地,历史悠久,却很少被世人了解,我们这一代的花艺人有责任让中国传统插花走向世界,让国际上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中国的花文化、中国插花的艺术风格与发展历史。”  

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王绥枝将西式插花中的精华引入设计之中。去年,中国园博馆里举办的中华插花艺术周期间,作品“鸟语花香”便出自王绥枝之手。作品的制作和结构都借用了现代花艺的手法,但色彩搭配、插作技法依然保持着中国传统插花的特点。作品形神兼备、意境优美,这一结合传统与现代的作品大受欢迎。而在王绥枝的花店里,具有古典风韵的作品更是随处可见,仔细观察后会发现,这些作品并没有局限于传统插花的条条框框之中,它保留了传统的精髓,同时借鉴了西式插花的技法,让作品更适应当下的审美观。  

王绥枝认为:现代花艺的理论与技术有颇多值得借鉴之处,但绝不能是“拿来主义”,运用过程中要在西式技法中加入中国元素与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

(编辑:风信子)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