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为菊月,一朵秋菊带来的是最动人的清芳。在长沙红星花卉市场,尽管菊花已经上市,但不敌仙客来、红掌等花期长而鲜艳的花卉。这一花中隐士,在湖南人的生活中变得不那么重要,专业的菊园越来越少。鲜少有人记得,麓山艺菊已有近50年的传统,曾一度是全国四大菊花品种培育交流基地之一。
昌盛之日
8日寒露,鸿雁来宾,菊有黄华。麓山枝头叶渐黄,没了炙热与蝉鸣,时光变得温婉清寂。
在湖南省花卉协会副会长刘惠忠带领下,记者走进麓山南面一条安静的山路,路尽头便是麓山菊圃,栽培有上万盆菊花,独本菊、斗笠菊、悬崖菊、案头菊……各种类型的菊花齐聚,在秋风中含着紧实的花苞,透出微微的黄色。
“这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了,以前岳麓山的菊花啊,那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刘惠忠说,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是湖南菊花最昌盛的时代。
上世纪70年代,岳麓山成立了花木队,一群年轻人在这里专心种花,刘惠忠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岳麓山的菊花栽培水平很高,有1000多个品种,是全国最重要的四大菊花品种培育交流基地之一。
不仅是岳麓山种菊花,企业、机关都种,湖南宾馆、湘江宾馆、枫林宾馆、九所等,菊花都培养得不错,烈士公园、天心公园、岳麓山、晓园公园一到秋天就竞相举行菊展。
湘潭也历来有种菊的传统,当时的湘潭电机、湘潭电缆、湘钢、湘纺等企业种菊水平都很高。1986年,湘潭市民投票选出菊花为市花。“小时候学校秋游主要就是看菊展,雨湖公园、和平公园每年都有大型菊花灯展。”湘潭县人王四海回忆说。
隐逸之时
菊花的“好日子”到上世纪末结束了。机关单位和公园渐渐不再培养菊花,刘惠忠和一大批花工上世纪末纷纷离开花木队。
“菊花专类园品种要求多,投入大,收益少,除了长沙和湘潭,现在湖南已经没有专业种菊的了。”麓山景区管理处副主任龚延春说,从前的菊花专类园现在都不种菊了,长沙只有岳麓山一家还在坚持。
“主要还是因为菊花培养太费神了,”龚延春说,湖南天气高温高湿,民间种植的菊花,不去管理,往往枝壮而花小,容易倒伏,只有精心管护的菊花,才能开出丰丽大花。李渔在《闲情偶寄》卷七里提到“艺菊”:“菊花之美全仗人力,微假天工……为此一花,自春徂秋,自朝迄暮,总无一刻之暇。”与商业化栽培的“大路货”相比,专业的菊园费时费力,成本高昂,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可言。
岳麓山仍保留了400多个菊花品种,是湖南菊花种质资源保存得最多的,这些品种因本土长期栽培而具有地方特色,适应湖南高温高湿的天气。
“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龚延春说,麓山种菊人还在默默坚持,是对湖南菊花传统栽培形式的一种传承。岳麓山第一代种菊人黎其祥后来收了个徒弟王勇,王勇又收了个徒弟邓庭。今年,邓庭被全国风景园林协会授予“全国菊艺新星”称号,这也是湖南首次有人获此殊荣。
在江浙一带,秋天赏菊的传统尚存,茶馆在秋天都会摆上菊花,风雅点的商家也会赠人一枝秋菊,不过在湖南,赠人菊花大约是要被骂的。表达哀思的菊花是否应该继续作为湘潭市花,还几度在网络上引发争议。“那都是西方的观念和传统,我们传统菊文化里没有这一出。”刘惠忠痛心疾首。
国庆假日期间,命名为“国庆黄”“国庆紫”的菊花已经摆放在岳麓山大门两侧,热烈喜庆,引得游人争相合影。
至于那些顶霜绽放、不作媚态、风骨清雅的秋菊,而今又有几人懂得欣赏。
【生物小名片】菊花: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