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宁波市出台建(构)筑物立体绿化实施导则,规定对高度在50米以下的新建或改扩建公共建筑,应进行屋面绿化,且面积占可绿化的比例不小于30%。工业建筑,新建高架道路及天桥等建(构)筑物,也都要按照不同的要求配置立体绿化。
这个工程地方建设导则确定在2017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后,一栋栋高楼屋顶装扮成绿意盎然的“小花园”,这样的设定你喜欢吗?
高度50米以下的新建公共建筑 平屋顶部分要求立体绿化
第一次来宁波的朋友或许有这样的感觉,坐在飞机上,从高空向下俯瞰,城市屋顶似乎缺了点绿意。
业内人士纷纷注意到这一点。“宁波城市屋顶的利用率一直不高,有些即便做过立体绿化,种植效果差异也很大,很难发挥保温、固碳等效益。”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岳奇峰说。
这次导则,划定的对象是新建或改扩建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新建高架道路及天桥。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涉及新建公共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的平屋顶部分要求立体绿化,屋面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比例须不小于30%。同时,新建高架道路、天桥等市政公用设施的桥墩(柱)、沿口应同步实施立体绿化。
记者粗略算了下,如果按层高3~4米计算,不超过50米的新建或改扩建公共建筑,相当于建筑高度在十四五层楼以下。为什么要设置这一门槛线?专家解释,如果屋顶绿化种植高度太高,一方面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物体跌落等;另一方面,对于城市热岛效应、雾霾的缓解效果大大减弱。
防漏水防沉降防开裂 施工技术上做“高标准”
“屋顶绿化”这个概念不算新鲜,但城市推广并不容易。有的市民担心,绿化后的建筑屋顶,一旦没有考虑周全,比如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极易发生漏水、沉降问题。对于这一点,导则提了许多施工技术上的高标准。
举例来说,屋顶绿化必须采用二道防水设计,下层为普通防水层,上层为阻根防水层。即在建筑物屋顶绿化设计前,需要对屋面做大于24小时的蓄水试验。
岳奇峰强调,防水层测试结果的不同,决定了处理方式也不一样。屋面防水层仍有效的,可只增加一层耐根穿刺防水层;屋面防水层有破损、渗漏时应修复防水层,并根据具体情况再设一道普通防水层,蓄水试验后再完成耐根穿刺防水层。
载重方面,屋顶绿化工程土层回填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屋顶的荷载。建花园式屋顶绿化荷载要求每平方米不小于650公斤,地被式屋顶花园荷载要求每平方米不小于250公斤。
同时,在基层处理时做好必要的防护,避免建筑物表层开裂。
种植灌木、小乔木等植被
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这项工作,对美化城市空间、建筑隔热保温、减轻雨水径流有很多益处。以后,立体绿化应该与建筑物主体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宁波市住建委相关人员说。
记者注意到,导则还对不同的立体绿化植物列了一个年减少碳量。结果显示,效果最好的是常绿灌木,每平方米种植面积的年减碳量为140千克标准煤,其次是常绿小乔木为120千克标准煤。将来的屋顶绿化植物多以灌木、小乔木以及草本为主,还有一些球根花卉和多年生花卉,如香雪兰、唐菖蒲等。
“即使是同一种植物,在同样的天气下,植物生长的位置不同、枝叶茂密程度不同,固碳量也是不同的。”宁波大学建筑设计院的技术人员在两个建筑高度接近的屋顶上做实验,一个是屋面绿化,一个面砖铺设。惊奇的是,同样的天气下,两者的温差约有4℃,这说明屋面绿化对于城市热岛效应确实有一定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