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花卉王国。立足资源优势,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以下简称“花卉所”)围绕“云花”产业发展需求,促进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建立开放式融合研发与服务平台,撬动“云花”产业焕发新活力。
2016年,全省花卉种植总面积达132.5万亩,总产值463.7亿元,其中鲜切花产量达100.6亿枝。在科技创新推动下,“云花”成为云南最美丽、最闪亮的产业名片之一。
“协同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今年5月,由花卉所历经4年精心培育出的新品种玫瑰以“昂山素季”命名,作为友谊之花赠与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女士。该花以优雅高贵,优异稳定的栽培表现,成为爱、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传为佳话。
然而,“昂山素季玫瑰”仅仅只是花卉所众多科研成果的一项。近年来,该所在科技部门支持下,致力于花卉新品种创新工程,建立了全国品类最为丰富、数量最大的花卉种质资源库,按“一种花卉一种育种策略”思路,构建配套的远缘杂交及胚挽救技术、倍性育种、分子育种技术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育成适合我国栽培环境及消费需求的鲜切花新品种277个,其中获国际授权3个,国家授权64个,育成花卉新品种数量居国内第一。
目前,该所自育品种占我国主产区云南主栽鲜切花品种的30%,并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向发达国家授权使用。这些新品种在我国西南、华东、华北、华中等切花主栽区及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规模化应用,带动了我国鲜切花产业从完全依赖国外,到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再向自主创新为主、引进为辅的跨越式转变。
通过国家观赏园艺工程中心为创新平台,花卉所积极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体系,截至目前,已与61家国内单位建立协同创新体系,在全国10个省建立了19个分中心、实验站及研究院;与8家龙头及创新型企业协同创新建立“互联网+花卉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研制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近70余项,率先启动了环保种植技术标准。获科技成果奖励18项,其中一等奖6项。花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采后处理技术等多项技术领先全国。
“成果落地”促进效能提升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就科技创新而言,只有打通科研成果从研发到市场的通道,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2015年,花卉所依托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效开放的服务平台,搭建了“云科爱园艺众创空间”,成为我省首批认定的众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