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首页 >> 园艺快报 >> 正文

奇石雕刻拓市场——宜春民间奇石竹雕根雕艺术掠影

来源:赣西晚报   作者:廖凯 黄永东   日期:2007年11月06日
    一块看似平常的河石,经民间艺人的巧手,再依其形赋予某种寓意,就成了走向市场、既可观赏又具有收藏价值的奇石;一节往常只能制作生活用具的竹子,用小刀在上面刻上美丽的图案、花纹后,就成为了人见人爱的竹工艺品;一段原来只能做柴烧的树根,在雕刻者精雕细琢之后,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观看了出自宜春民间艺术家之手的竹雕、根雕、奇石等作品展览,你不得不佩服他们那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功底。     上月下旬,记者就在奉新县的干洲镇、靖安的中源乡、宜丰的桥西乡、万载县城等地见识到了奇石、根雕、竹雕等民间艺术家鬼斧神工、化腐朽为神奇、拓展农村文化经济产业的本领和实力。     1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古老的潦河穿奉新干洲而过,清亮的河水中映现着各种形状、不同规格的石块。千百年来,这些石块都是随波逐流,水洗沙磨,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干洲镇张家村的农民却发现河中的不少石块都是“可造之材”。因为这种出自九岭山脉的河石是自然界所特有的天然奇石,其筋纹线条飘逸,画面变幻无穷,颜色丰富多彩,形象生动逼真,具有较好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于是,当地农民便开始在北潦河里挑拣出经水千年冲刷而成,感受自然之神工、天地之精华、一方之灵气的石头,并赋予这些千奇百怪的石头以文化、灵性,冠以诗歌般美妙的名字,如五谷丰登、一叶知秋、嫦娥奔月……经过必要的修饰后,这些奇石就成了地地道道的艺术品,然后用于家庭装饰、亲友馈赠、收藏欣赏,并逐步将其推向市场。随着品石、玩石、藏石的农民及游客的增多和潦河奇石文化产业的发展,奇石专业协会应运而生,会员遍及奉新、靖安、安义等地,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奇石文化”产业。现在,干洲镇张家村有22人被江西省奇石协会吸收为会员。     10月22日下午,记者在奉新县干洲镇“奇石一条街”看到,在200余米的街上,开设了由干洲农民和南昌、安义等地客商经营的二三十家以经营奇石为主的店铺。从店名中就可以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如:“艺石堂”、“奇石馆”、“今生缘石馆”、“与石齐”等等。店内摆设的奇石形状多样,颜色各异,精彩纷呈,如像枕头的奇石命名为“龙枕”,石面图形像松树的取名为“迎客松”,形状像青蛙的称之为“灵蛙”……充满了艺术想象力和人文韵味。     在“祥缘斋”奇石馆,记者看到馆长岳远祥所收藏的一块名叫“中国印”的奇石珍品,该石正面图案极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反面图案为一名运动员欲举杠铃,造型惟妙惟肖。这块奇石于今年选送参加了“2007走进奥运北京邀请展”。岳馆长告诉记者,这块奇石就是在潦河中发现的。他原来搞建筑,2003年开始从事奇石经营,产品主要销往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年销售收入有10多万元。岳馆长说,他搞奇石采集、收藏、经营觉得是一种乐趣,一种精神享受。因为这种艺术活动既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又能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另一家奇石馆里,记者看到了一块栩栩如生、名为《嫦娥奔月》的奇石,店主余石根介绍了该石采集、制作过程和它的经济价值;他的女儿还在自己家开设的销售网页上,把该石的图片、资料等输入了互联网,通过网络,一名浙江客商已有购买、收藏这块奇石的意向。     据了解,近年来,当地政府因势利导,着力扶持农民发展奇石采集、收藏、销售产业,投入60多万元在干洲兴建了全省第一条奇石文化街,吸引了省内外众多奇石爱好者和藏石家前来观摩、购买。目前,干洲镇从事奇石产业的农民已超过了500人,还组建了专业合作社。     2青翠的竹子长“翅膀”     对于雕刻,大家并不陌生,如门柱上刻的龙凤,床架上雕的花鸟,屏风上的人物等等。但利用本不值钱甚至只能烧火的竹子、树根、柴木等原料雕刻成形状各异、价值陡翻的艺术品,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走上市场,“飞”向海内外,还是新时代农民的创举和杰作。     在靖安县中源乡,记者参观了民间艺人蔡长远陈列的竹雕作品,不禁为蔡氏竹雕精巧的选材、精细的雕工、精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所惊叹。其展示的作品规格不同,造型独特,有竹雕笔筒《高山流水》、竹简人物《十二金钗》、竹根雕《乐有余》、竹雕古楼阁《故宫角楼》、三层镂空雕笔筒《前程似锦》……在一个名为《辉煌中国》的竹雕作品前,蔡长远告诉记者,该作品已被一位香港客商预订购买,价格近3万元。     今年38岁的蔡长远是靖安人,多年来,他凭借自己的技艺和特长,既开发出了“蔡氏”牌竹雕系列工艺品,又带领当地农民发展了竹雕文化产业,开辟了创收渠道。目前,他自主研发的竹雕系列工艺品获得了8项国家专利和一次科技进步奖。他本人也先后被团中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全国乡村青年工艺大师”。     据介绍,蔡氏竹雕现有镂雕、浮雕、根雕、圆雕、留青雕、徽雕等六大类上百个品种,大部分为手工制作,设计新颖、雕工精细、造型独特,主导产品有多层镂空笔筒、竹灯、根雕人物、古楼阁模型等,极具文化品位和观赏及收藏价值。多年来,蔡长远创作的雕刻作品连获中国竹文化节暨国际竹业博览会第二、三、四届金奖和全国大奖20余项,1999年还成功为昆明世博园设计制作了99盏竹吊灯。中央电视台、中国书画报等媒体对蔡氏竹雕作了多次专题报道。原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今年两会期间在央视《小崔会客》栏目中推介了蔡氏竹雕,对其技艺给予了高度评价。     宜丰县桥西乡付坪村的彭牛,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竹雕艺术家。年过六旬的彭牛出生于四川,1972年下放宜丰后,就在当地扎下了根。宜丰满山的竹子激发了他从事竹工艺品开发的热情。在妻子的支持下,他果断地拿起了雕刻小刀,和竹雕镶嵌工艺结下了不解之缘。     彭牛虽有绘画功底,但搞竹雕可不像绘画那样随心所欲。为了尽快掌握竹雕技艺,他从精巧的景泰兰,东杨木雕、黄岩翻黄竹雕等工艺品中领悟其结构、用材、技艺手法;到杭州、桂林等地拜师求艺。为了弄懂景泰兰中的镶嵌技法,他特意从天津买了一对价值300元的景泰兰花瓶,回家后将其中的一只打碎,透过碎片仔细研究景泰兰中的小金丝是怎样嵌进去的,锡箔又是怎样贴上去的。正是有了这种博采众长的艺术风格和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彭牛的雕艺日趋成熟,所创作的竹雕作品既揉合了景泰兰的金、银、玉石镶嵌手法,又融进了东杨木雕的技法,还渗合了黄岩翻黄竹雕的刀法。于是,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开屏孔雀、戏水天鹅、翩跹蜻蜒……在彭牛的精心雕琢、镶嵌下相继呈现在人们眼前,用手一摸,立即全身凉凉的、滑滑的,让人叹为观止。     为庆祝2004年第五届全国农运会在宜春举办,彭牛和妻子熬过了40多个不眠夜,用竹子精心雕刻制作了一件仿明朝的精品花舫,舫上的小叶窗还能随着气温的升降自动开关呢!他研究的南竹镶嵌工艺,南竹镶嵌双面雕和双面异雕,都已申请了国家专利。在坚持工艺竹雕作品创作的同时,彭牛还潜心开发了竹茶杯、竹雕包装筒等实用竹艺品,近年又研发了竹衣工艺品,并传授给村民,产品远销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     3奇巧的雕刻显“神灵”     走进位于万载县城的红土地民间艺术馆,就如步入了一个民间工艺品的大观园,那品种繁多、造型奇特、古朴灵巧、琳琅满目的根雕、木雕、竹雕、石雕、盆景、观赏石、仿古门窗、文物及书法、美术、摄影等艺术作品让人大开眼界,目不暇接。     创办于2006年的红土地民间艺术馆有办公、作品展示和生产场地6000多平方米,其中包括赏石盆景园、根石坊、竹艺轩、聚贤堂和木雕车间。该馆不但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创作和展示的平台,还利用集群效应将艺术作品转化为艺术商品。去年10月,该馆组织根雕、盆景、石雕、竹雕等一批作品,参加江西省第二届花博会,一举夺得24个奖项,其中金奖1个,银奖4个,获得了省委领导和与会者的交口称赞。同年11月,该馆的系列作品亮相于中国光彩事业宜春行暨明月山温泉旅游节,期间有浙江、上海、深圳等地的客商前来洽谈业务,签订供货合同金额50多万元。截止到今年上半年,该馆共出售文化艺术作品达100多万元。     目前,红土地民间艺术馆吸引了一批颇有实力的艺术家加盟,其中有号称天下微书第一人、吉尼斯微书项目世界纪录获得者谢水林,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胥平波,国家和省盆景协会会员钱迎春、汪云生,石雕艺术家欧阳明庚、书画家欧阳辉明等在内的木雕、石雕、根雕艺术家10多名。这真是:八仙过海,各显身手;民间艺苑,群星灿烂;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文化经济,和谐共进!     结束语:近年来,宜春市以乡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将创业文化、合作文化、科学文化、道德文化和法制文化建设融入到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打造特色文化“一村一品”,并与特色经济“一村一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民间文化成为农民丰富生活、陶冶情趣、发展生产、提升素质的助推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此次展示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宜春的广袤农村,无论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如袁州的三星鼓、丰城的岳家狮、高安的采茶戏、铜鼓的客家山歌、上高的盲人曲艺等,还是近年来新兴的文化产业,如宜丰桥西的特色兰花栽培、樟树大桥的花卉苗木协会、高安瑞州的社区楼宇文化、铜鼓三都的客家民俗文化庭院、上
(编辑:红豆树)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0571-81999581